2024-08-22 19:56:10
2020年1-7月份,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8.81萬噸,同比增長48.45%,其中國際(地區)貨運量完成3.53萬噸,同比增長496.26%。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中,南昌機場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筑牢“防疫墻”,打通“生命線”,助力“復工潮”,成為廣大旅客信賴的力量。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行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南昌機場根據江西機場集團的統一部署,在抓實疫情防控、促進安全發展的情況下,加強深圳到寧波航空貨運信息研判,完善各項服務措施,為抗疫物資包機和國內外貨郵運輸提供安全、便捷的運輸保障服務。
與時間賽跑
“提高政治站位,隨時聽候調遣,堅守本職崗位,全力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疫情發生后,南昌機場地服公司迅速成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黨員突擊隊,建立救援物資保障黨員跟蹤機制,在保證航班安全正常,做好貨物運輸、穩定貨量的同時,弘揚“沖千萬”精神、“12萬噸”氣概,堅持疫情防控與生產運行兩不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深圳到南昌空運機場將防疫物資運輸保障放在首位,積極采取措施縮短操作等待時間,開設零延時“綠色通道”,提升裝載效率,合理調撥人手和設備,免除防疫物資操作費用,與海關、安檢等單位密切配合高效聯動,實行7×24小時全天候優先、高效保障。
1月23日,創造了航班落地僅42分鐘便將防疫物資交付到貨主手中的超快提取記錄;1月31日,1小時完成南昌機場測量旅客體溫的測溫儀配件保障;2月1日,1小時完成首批海外援贛防疫物資的通關進港保障;2月8日,保障南昌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組從海外采購的防疫物資,從海關查驗完畢到貨物交付僅用時10分鐘......一批批防疫物資的運輸,上演著一場與疫情競速的“接力賽”。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向好,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南昌機場多次保障中國的防疫物資向美國、英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家輸出,這不僅助力江西外貿進出口值增長,更進一步釋放江西的防疫物資產能。
上半年,南昌機場累計完成運輸進港物資共計3.03萬件、207.6噸,運輸出港物資共計53.12萬件、3951.8噸。
與危機競速
受海外疫情持續變化影響,國際客運航班銳減,客機腹艙運力大幅下降使得國際航空貨運市場運力緊張。
4月3日,民航局下發《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國際航空貨運建立審批“綠色通道”的通知》,對國際貨運航班計劃管理工作程序進行臨時性調整,促進國際貨運航班計劃審批順暢、高效。有了政策的加持,外加國際市場對防疫物資采購意愿大增,空運需求十分旺盛。特別是在這一背景下,航空公司紛紛以“客改貨”的方式搶灘國際貨運市場。
南昌機場化危為機、迎難而上,在確保常規航班業務有序開展的同時,全力保障各國臨時貨運包機,深度對接物流商,積極協同航空公司利用客機資源開通“客改貨”航線。
面臨“客改貨”包機保障的特殊性,南昌機場與海關、航司、包機商提前溝通,明確業務銜接流程,根據客艙貨物體積限制要求制定保障方案,就保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統一安排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水平較強的業務骨干組成保障隊伍。對裝載至客艙的貨物,采用“傳送帶車-客梯車-艙門”的傳送方式,最大限度利用航班裝載空間,確保裝載固定到位。
“客改貨”并非僅僅將客機的座椅拆除,碼放進貨物那么簡單,不管是載人還是載貨,航空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
“我們的配載員會對客改貨航班進行預配,為航司提供更加精準的預配方案,對載重平衡操作存在的風險及注意事項,加強與航司的交流和信息互通,以確保飛行安全。”南昌機場地服公司運行控制部經理彭君華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客改貨”航班,定期國際貨運航線也在增加。6月2日,江西機場集團開通南昌-洛杉磯首條美洲定班全貨機航線,有效拓展航空貨運路向,織密國際航線網絡。上半年,南昌機場國際監管倉營收創歷史新高,助力南昌機場創下了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新高。
與困難同行
疫情發生后,南昌機場一直處于高強度工作狀態。國內疫情最嚴重時,來自海外的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至南昌,公司貨物倉庫常常堆放得滿滿當當。如今,國內疫情形勢向好,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但國際疫情嚴峻,產自中國的醫療物資、貿易商品等又從這里運往全球。
今年,除新增洛杉磯國際定班全貨機航線外,5月8日開通了烏魯木齊-南昌-杭州定班全貨機航線,7月22日開通了上海浦東-南昌-香港定班全貨機航線,這就意味著,南昌機場要在國內貨站進出港不足8000平方米,國際貨站庫區不足5000平方米的條件下,在保障常態復航客機貨物的情況下,每周還需完成38班全貨機保障。
“實際使用的貨站國際進出港庫區面積大約4150平方米,就目前每周12班B747F全貨機保障量,場地資源十分緊張,國際出港保障已經是超負荷運行。”南昌機場地服公司貨運保障部經理徐剛說。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深圳到昆明航空快遞面對有限的場地資源和還待完善的貨運配套基礎設施,南昌機場構建全鏈條保障機制,利用“釘釘”氚云平臺,自主研發人員信息統計、特種貨物交接等網狀數據庫,持續完善線上“航空物流信息平臺”,通過線上分層管理信息、線下分時段進貨、貨物分區存放、加強機動查驗等開放政策和服務舉措,促進貨運整體保障提速擴容,國內航班落地后2小時內便可提貨,6月份單月完成貨郵吞吐量1.6萬噸。
南昌機場新國際貨站主體工程已建設完成,南昌機場正在如火如荼推進國際貨站轉場工作。據了解,新國際貨站貨庫面積約為2.6萬平方米,預計年內實施轉場。轉場后,年保障貨郵吞吐量預計可達20萬噸。
與高溫較量
6月開始,南昌的天氣似乎只有兩個主題,除了雷雨就是高溫,而高溫往往考驗人的意志。空氣的平均溫度是36度,機坪上足足超過40度,肉眼可見的熱浪在地面上不停升騰。南昌機場的航班保障人員奔走在機坪上,認真地保障著每一個航班。
正午12時,烈日當頭,廣闊的機坪沒有可以遮陽的地方,有時飛機發動機卷起的熱浪幾乎讓人窒息,按照一人一機配置的監裝監卸員,冒著高溫酷暑,在機坪上監控所保障航班的貨物裝卸。他們的工作不容有失,是航空器安全、正點運行的重要一環。每一次的貨物裝載,監裝員都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盯,核對艙位、網扣檢查、與配載核艙無誤后關閉貨艙門、清理四周FOD等等。他們從不因高溫而松懈,哪怕再熱,都會用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
每保障一班全貨機,我們在機坪上都要待上3個小時,現在貨量不斷上升,一天下來最少要走2萬步。”南昌機場地服公司運行控制部監裝主任羅成說到。面對高溫的“烤”驗 ,在保障國際貨運飛機時,他們嚴格按照要求穿戴防護裝備,在密封性強的防護服里,工裝都被汗水浸透了,但他們只是微微一笑,還是一句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話,習慣了。
在驕陽的炙烤下,還有一支特種駕駛隊伍。南昌機場特種車駕駛員負責行李運輸、貨物傳送等保障工作,一到夏天,他們的駕駛室通常是“蒸烤”模式,空間狹窄且太陽直射,加上暑運高峰,他們每天要在車里工作十幾個小時,身上都濕透了,毛巾也是擦干了又濕。他們手中的方向盤是裝載貨物的“法寶”,練就的一身駕駛本領,讓貨物高效出入艙。頂著炎炎烈日工作,他們卻笑著說,我們可是蒸著免費的桑拿浴。(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徐芳)